只有犹太人居住的街道或城市的某个部分。隔都一词1516年首次出现在威尼斯,当时用作Geto Nuovo(意即新铸造厂)一语的一部分。此语是指威尼斯城中封闭的犹太区,这里原来是一家铸造厂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欧犹太人被迫离开家园,搬进隔都,他们在隔都里实际上被当作囚犯。
许多犹太人死于隔都。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当初建造隔都是专门为了杀害犹太人;也没有证据表明随着战争的深入,纳粹曾试图将隔都变成杀人场所,在这里实施他们消灭欧洲犹太人的计划。不过,德国人并没有因为大批犹太人死于饥饿和缺乏基本生活保障而不安。
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纳粹领导人本人下令建造的隔都就是后来实际建成的隔都。1939年9月21日,赖因哈德海德里希要求将波兰犹太人集中到各城市单独的区域,他使用了隔都一词,但即使如此,他指的隔都也与最终建成的隔都不同。很有可能的是,隔都是由当地官员自行建造的。因此,每个隔都在建造方式和建造时间、在与城市其它区域的隔离程度和管理方式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1939年10月,二战爆发刚一个月,彼得库夫特雷布纳尔斯基市就建立了波兰的第一座隔都。接着,在1940年4月30日,罗兹的隔都落成了。欧洲最大的隔都华沙隔都建于1940年11月。仅仅4个月后,即1941年3月,华沙隔都的人口便达到历史最高记录445,000人。其它地方的隔都晚些时候也建造起来。例如,西里西亚(现位于波兰西南部)的一系列隔都建于1942年末1943年初。在德占苏联领土上,通常会在当地一些犹太人被谋杀后建起隔都。匈牙利和特莱西恩施塔特也造有隔都。
每座隔都有自己的封锁方式和看守方式。罗兹的隔都由木栅栏和带刺的铁丝网与城市其它部分分开。有些地段还建有砖墙。隔都与外界的隔离线的两侧都有警卫站岗。华沙隔都周围环有11英里长的围墙。警卫沿墙巡逻,在入口处放哨。然而,仍有机会将食品和其他物品偷运进隔都。彼得库夫特雷布纳尔斯基市的隔都没有栅栏和警卫,波兰人可以自由进出,犹太人也能离开隔都,这里直到1941年底才被封锁。这年10月,普通政府的首领汉斯弗兰克下令处决任何未经许可而擅自离开隔都的犹太人。此外,在驱逐期间,绝大多数隔都遭到封锁。
每座隔都的治理方式也各不相同。隔都实际上是城中城,犹太人迫不得已,只能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开展服务性工作,并管理公共机构。除了运行隔都出现之前就已独立存在的犹太居民委员会,隔都中的犹太人还开办邮政业务,维持治安,提供城市中常见的其它服务。他们还被迫分发定量配给的食物,安排住房、医疗和工作。一座隔都有时会分成两个分开的区域:一个是工人区,另一个是非工人区。有些隔都还包括除犹太人之外的其他类型的难民。例如,吉普赛人曾被囚禁在罗兹隔都中。
住在东部隔都的犹太人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食物:通过德国的官方途径和通过非官方的黑市。德国官方发给犹太人食物配给卡,犹太人用这种卡买到的食物比当地其他居民买到的要少得多。到1941年中,德国人在波兰发放的食物配给卡每天只能提供184卡路里,即每日最低摄入量的7.5%。德国人自己获得全额日需量,而波兰人能获得日需量的26%。为了补充少得可怜的配给食品,犹太人被迫从黑市上购买高价食品。但大多数犹太人没什么钱,许多人就饿死了。只有犹太富人才买得起黑市上的商品。一些在德国人工厂工作的犹太人能因工作获得食品。
在某些情况下,德国人用不同的名称指代他们强迫犹太人搬进的区域。多数情况下,他们使用常用术语隔都,但有时则把这些地方称作Judischer Wohnbezirk,意即犹太人居住区。
随着最终解决的展开,纳粹开始清除那些他们认为对实现其它目标(如苦役)不再起必要作用的隔都。1942年春,第一批隔都被清除。1944年夏清除了在波兰的最后一座隔都罗兹隔都。被赶出隔都后,大多数犹太人又被驱逐到灭绝营,然后遇害。在战争行将结束之际,只有一小部分犹太人被带到集中营和苦役营。几乎所有的东欧犹太人都被迫离开家园,住进所在城镇的隔都。但到战争结束时,东欧没有一座隔都留存下来。在匈牙利,1944年曾建立起最后一批隔都,绝大多数只存在了几星期,然后犹太人就被驱逐到奥斯威辛去了。1945年1月,苏联军队攻打多瑙河东岸的佩斯,当时只剩下布达佩斯的隔都有待解放了。
Translated by: Lihong Song, Yan Sun, Zhipeng Zuo, Miao Wang
The Diane and Guilford Glazer Institute of Jewish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南京大学格来泽犹太文化研究所